市场势力、政府补贴对中国在中亚五国电力投资的影响
高佳明;张丽;“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中亚的能源合作是切合国情并且具有长远发展意义的。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能源产消量,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能源互补格局下市场势力和政府补贴对中国在中亚五国电力投资决策的影响,并且进一步用实证数据检验模型,得出结论:(1)中国在中亚五国的电力投资有利于建立中国-中亚能源互补新格局,通过完善中国-中亚油气贸易和电力投资合作机制,可以逐步推进中国能源转型发展。(2)政府补贴对中国在中亚五国电力投资产生正面影响,市场势力对中国在中亚五国电力投资决策产生负面影响。推进中国煤电纵向一体化进程,可以消除市场势力的影响,减少电力投资中因市场波动产生的不良成本。
新金融服务规则的进展、问题和建议——基于粤港澳大湾区银行机构的调研
何伟刚;胥爱欢;赵俊豪;赖锐标;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参与金融业务试点”。我国内地金融管理部门参考国际通行做法,探索了符合国情的金融创新管理模式,特别是采取循序渐进的金融业务试点方式,为新金融服务规则实施打下了鲜明的烙印。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在新金融服务中落实国民待遇原则,支持外资金融机构参与碳排放支持工具、数字人民币、跨境理财通等金融业务试点,取得了积极成效。根据对粤港澳大湾区3家内资银行和3家港澳资银行的调研,目前内地在新金融服务内涵、准入、规范性、风险防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建议:明确新金融服务定义,优化金融业务试点准入,全过程规范金融业务试点,完善风险防控工具。
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内涵、现实条件与创新路径
胡超凡;陈柳钦;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擎,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内涵指的是,金融服务要素和服务过程发生创新性转化,从而更好地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生成。从现实条件看,新时代主要矛盾为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社会之基,技术“创造性毁灭”和劳动要素的优化为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准备,两大变局则是加快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强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的时代之需。为加速新质生产力形成,应激活金融领域驱动力量,加快创新驱动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加强生产要素耦合,在金融高质量发展中统筹推进。
绿色金融、碳减排与减污降碳——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的研究
李俊霖;黄辰聪;余妮妮;周瑾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本文以2017年中国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21年的地级市面板数据,应用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对于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试点政策在总体上减少了碳排放,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试点政策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降低能源消费强度与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助推碳排放的减少。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地区与资源型城市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应更加显著。基于合成双重差分法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广州市、克拉玛依市与哈密市的试点政策具有显著的碳减排效应和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本文的研究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的实施和推广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公益林投融资模式发展探析
张栋;梁艳;张舒媛;袁菊;森林对于减缓气候变化至关重要。我国森林面积2.2亿公顷,占世界森林面积的5.51%,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林业发展水平有待提升。林业具有高投入、周期长的资金需求特点,需要多元化资金来源。立足我国公益林建设的基本情况,研究对比国际经验和国储林等其他林业融资实践,梳理公益林现有投融资模式后,发现财政资金是主要支持方式,金融通过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等给予支持。由于公益林以生态优先,目前仍存在资金支持来源渠道有限、配套支持政策措施不完善、项目收益较低、碳汇变现渠道不畅等问题。建议拓展公共财政支持公益林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完善公益林相关配套支持政策措施、多措并举拓展公益林建设资金来源渠道、畅通公益林碳汇开发和价值实现渠道。
企业经营不确定性感知如何影响企业创新?
万子贤;本文使用文本挖掘法,从2010-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年报中提取信息,使用新词袋构建企业对经营不确定性感知程度的指标,并研究企业经营不确定性感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经营不确定性感知的增强会显著降低企业研发投入及创新产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保持不变。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主要机制是通过加剧企业金融化和加强管理层短视两条路径抑制企业创新。同时企业经营不确定性感知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在机构持股比例低、融资约束高、非国有企业中更明显。

网站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39